全貼合
簡單理(li)解就是將蓋板玻(bo)璃(li)、觸控感應器(qi)、顯示模組
三者“粘貼”在一起時是(shi)否(fou)會(hui)有“空(kong)隙”
如(ru)果有“空隙”就稱為(wei)非全貼合
如果(guo)沒(mei)有“空隙”,就成為全貼(tie)合
“空(kong)隙(xi)”即空(kong)氣層,空(kong)氣層的存在容易導致手(shou)機(ji)屏幕進(jin)灰,同時會(hui)產生顯示效(xiao)果(guo)不(bu)佳、費電(dian)等缺點(dian)。
而搭載(zai)OGS、In-Cell、On-Cell觸(chu)控(kong)技術的觸(chu)控(kong)面板只(zhi)有“兩層”架構(gou),因此在全貼(tie)合需求興起的浪潮之中都占據有各自(zi)的市場。
今(jin)天我們主(zhu)要來科(ke)普一下“On Cell”
On Cell是(shi)指將觸摸屏嵌入到顯示屏的彩(cai)色濾光片(pian)基(ji)板和偏光片(pian)之間的方法,即在液晶面板上(shang)配觸摸傳感器,相比(bi)In Cell技術難度降低不少。
在2010年(nian)三星推(tui)出super AMOLED時,就采用了on-cell技術。
其實,On-cell 技術和 In-cell 技術都(dou)屬于內嵌(qian)式,兩(liang)種技術的定義(yi)略有差別,但原則(ze)類似(si),都(dou)是將(jiang)觸摸屏內嵌(qian)于顯示模組(zu)之(zhi)中。
由(you)于On-cell 技術只需(xu)在彩色濾(lv)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形成簡單的透明電極圖(tu)案(an)等,因(yin)此(ci)容(rong)易確(que)保成品率。另外(wai),像素內的有效顯(xian)示(shi)區域的面積也(ye)不會(hui)減(jian)小,幾乎不會(hui)由(you)此(ci)發生畫質劣化現象(xiang)。
相(xiang)比in-cell,On-Cell多了一(yi)(yi)層(ceng)觸控(kong)層(ceng),厚度會(hui)有一(yi)(yi)定的(de)增(zeng)加,顯示效(xiao)果有有限的(de)優勢,In-Cell在像素內嵌入觸摸傳感器,可利用于(yu)顯示的(de)面積(ji)部分便會(hui)減少,這(zhe)在一(yi)(yi)定程度上(shang)會(hui)導致畫質劣化。
On-Cell 主(zhu)要應用于 Super AMOLED 面板(ban),技(ji)術較為成熟。
與 TFT-LCD 相比(bi),AMOLED 屏幕(mu)不需要背光部分(fen),更加輕薄(bo),省電,優勢明(ming)顯。
由于在 AMOLED 面板的市(shi)場處于領先地位,三星自然成為了 On-Cell 方案的最大贏家。但On-Cell 未來是否能夠成為主流,還是未知數(shu)。
On-cell 的(de)主要挑戰(zhan)是(shi)顯示器耦合到感(gan)測(ce)層的(de)雜訊(xun)數(shu)量(liang),觸控屏幕(mu)元(yuan)件必須(xu)運(yun)用精密的(de)演(yan)算(suan)法來(lai)處(chu)理這(zhe)種雜訊(xun)。
On-cell 技術(shu)提供將觸摸屏整合到顯(xian)示器的(de)所有好處,例如使觸控面板更加輕薄與(yu)大幅(fu)降(jiang)低成(cheng)本等(deng)優點,但整體系統成(cheng)本降(jiang)低的(de)幅(fu)度仍(reng)然(ran)遠遠不(bu)及Incell 技術(shu)。
On-cell 技(ji)術特(te)性
屏幕的通透程(cheng)度和視覺效(xiao)果方面:OGS是(shi)最好的,In-Cell和On-Cell則次之。
輕薄(bo)程度:一般來說In-Cell最輕最薄(bo),OGS則(ze)次之,On-Cell比前兩者稍(shao)差。
屏幕強度(抗沖擊(ji)、抗摔(shuai)):On-Cell最好,OGS次之,In-Cell最差。
觸(chu)控方面:OGS的觸(chu)控靈(ling)敏(min)度(du)比On-Cell/In-Cell屏幕都要好(hao)。
技(ji)術(shu)要求:On-Cell比OGS要復雜(za),生(sheng)產控制(zhi)上,難度也更高(gao)。
良品率方面:On-Cell/In-Cell屏幕的良品率與OGS已經(jing)處于同一水平(ping),大規模出貨不成(cheng)問題。
如今中(zhong)小(xiao)顯示屏面板,觸控功能(neng)的實現(xian)是通(tong)過(guo)觸摸屏模(mo)組和顯示屏模(mo)組的組裝。
觸摸屏一(yi)般由觸控(kong)感應(ying)器和玻(bo)璃(li)蓋(gai)板構成,其生產過程(cheng)也(ye)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觸控(kong)感應(ying)器工序、玻(bo)璃(li)蓋(gai)板工序、模組組裝工序。
觸(chu)控(kong)感應器工序(xu):是指觸(chu)控(kong)感應器的(de)制作過程。
玻(bo)璃蓋(gai)板工序:是蓋(gai)板的加工過程。
模組組裝工(gong)序(xu):是(shi)將觸控(kong)感應板和玻(bo)璃(li)(li)蓋板組裝形成觸摸屏的過程,主要生產工(gong)序(xu)包括貼附、熱壓、貼合(he)(he)(he)、覆(fu)膜等。根據原材料的不同,貼合(he)(he)(he)工(gong)藝可分為薄膜對(dui)玻(bo)璃(li)(li)貼合(he)(he)(he)、玻(bo)璃(li)(li)對(dui)玻(bo)璃(li)(li)貼合(he)(he)(he)、水膠貼合(he)(he)(he)等類別(bie)。
不(bu)同顯(xian)示面板(ban)對對整合觸控技術的做法也不(bu)同
AMOLED模組組裝(zhuang)工序(xu)
TFT-LCD、AMOLED模組組裝工序
為(wei)什么(me)會認為(wei)On-Cell更適(shi)用于OLED呢?
1、OGS主(zhu)要由(you)蓋板(ban)(ban)玻璃廠商(shang)主(zhu)導,而OLED時代觸(chu)控面板(ban)(ban)廠商(shang)更愿意將(jiang)觸(chu)控感應器直接做OLED面板(ban)(ban)中,因此蓋板(ban)(ban)玻璃廠商(shang)較TFT-LCD時代的競爭(zheng)優勢降低。
2、In-Cell本身工藝難度最高,應用(yong)于OLED尚需更多技(ji)術需要突破,此外主(zhu)導In-Cell技(ji)術的蘋(pin)果公司(si)此前一直致力于研(yan)究TFT-LCD的應用(yong),對OLED涉及較少。
3、僅從優(you)勢角(jiao)度(du)講,In-Cell相比于On-Cell并不明(ming)顯,甚至沒有優(you)勢。
4、On-Cell應用于(yu)OLED具(ju)有天然優勢,OLED不需(xu)要彩色濾光(guang)片,因此觸控模組只需(xu)嵌入在封裝玻璃之(zhi)上(shang)偏光(guang)片之(zhi)下即可,相比應用與TFT-LCD上(shang)技術難度反(fan)而降低(di)。
5、對于觸控面板廠家(jia)而言,可以整合觸控感應器,提升附加值并賺取更(geng)高的利(li)潤。
6、厚度目前最薄(bo),并且可以做(zuo)成曲面(mian)。
關注我們
公眾號(hao):china_tp
微信名稱:亞威資訊
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
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